2018年2月3日—2018年2月9日焦炭价格指数(CSPI)发布
在气候门事件爆发后不久,国家气候中心气候变化室主任刘洪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也表示:这并不是什么大事,IPCC的结论不是建立在一两个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的。
为避免灾难性气候变化的发生,绿色和平呼吁到2020年,发达国家在1990年水平上减排40%,发展中国家则应当把碳排放的增长预期降低15~30%。基础四国在哥本哈根大会期间是最活跃、最有影响力的集团之一,在联合国气候谈判进程中发挥着积极、有效的推进作用,绿色和平中国气候与能源项目经理杨爱伦表示:基础四国的人口占全球的41%,GDP占全球的11%,温室气体排放占全球的30%,在推动全世界寻找气候危机解决方案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上,基础四国与美国达成了不具法律约束力的哥本哈根协定,该协定明确提出将地球的升温保持在摄氏2度以内的目标。北京,2010年1月22日:世界主要新兴经济体基础四国(中国、印度、巴西和南非)的环境部长们将于1月24日在印度首都新德里举行会谈,就四国在国际气候谈判中的联合战略进行新一轮磋商,这是继去年12月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大会之后的第一次国际多边气候会议。然而,从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秘书处泄漏出来的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各国目前提出的减排目标将导致全球平均温度比工业化前上升3摄氏度以上,远远超出了科学家们所警告的2摄氏度安全线。人类正处于一个必须要作出抉择的最关键的十字路口,应对气候变化的国际外交合作需要一个更为大胆和更加雄心勃勃的议程, 绿色和平国际总干事库米∙奈都强调说,在应对气候变化这一人类面临的有史以来最大的生存威胁上,基础四国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力量,接下来应当集中精力推动更多国家提高减排承诺,共同努力缩小人类与将升温控制在摄氏2度以内的目标之间的差距此外,目前上海沿海滩涂可能向滩涂侵蚀转化,可能会大大减少上海储备资源的储备。
上海是位于长江入海口的河口城市,面临的气候变化危机尤为严重。因为今年是世博会召开之年,董慧琴建议在上海区域内设立一套现代化全球气候变化的检测系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相关因素进行实时监控,对今后变化趋势作出预测。坚持生态优先、融合发展。
《通知》提出,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不涉及永久基本农田、生态保护红线、自然保护地和国家沙化土地封禁保护区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农村零散非耕地,依法依规办理千乡万村驭风行动风电项目用地。对于不涉及水土保持、环境保护、植被恢复、压覆矿产等敏感区域的项目,由投资主体会同村集体出具承诺,相关主管部门出具支持意见,即可依法加快办理相关手续。优化审批程序。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司有关负责人介绍,如果每年选择具备条件的1000个村进行试点开发,按每村装机2万千瓦测算,一年可新增风电装机2000万千瓦,新增投资约1000亿元,既能为风电发展打开新的市场空间,也能更好发挥促发展、扩投资、稳增长的作用。
我国农村地区风能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因地制宜、生态优先,条件成熟一个实施一个,不一哄而上我国农村情况各不相同,《通知》强调,组织开展千乡万村驭风行动,要因地制宜、统筹谋划
天津市单体容量最大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发电,助力企业实现节能降耗。西青区在推动项目建设过程中,落实四个一工作服务机制,即一位领导分包、一个专班负责、一套方案推进、一个台账管理,推动项目及时入库、投资应统尽统、按时开工竣工;同时坚持网格化管理、责任到人、定期走访、有需必应,及时跟踪项目进展情况,确保项目顺利实施。下一步,西青区将继续秉承优质、高效、快捷的服务理念,全力打造有利于项目建设的一流营商环境。该项目由天津美达光伏发电有限公司投资,总投资1亿元,于2023年9月开工建设,利用天津市新宇彩板有限公司约26万平方米厂房屋顶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采用高效单晶硅组件,在新宇彩板二厂、三厂安装32000余块550Wp光伏组件,是天津市单体容量最大的工商业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
近日,位于西青区的苏美达能源天津新宇屋顶分布式光伏项目正式并网发电,向天津市新宇彩板有限公司发出了第一度绿色电能。项目投运后,采用自发自用,余电上网模式,总装机容量18兆瓦,预计年均发电量1985万度,每年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1.64万吨,与传统火力发电相比,每年可节约标准煤约0.63万吨,对京津冀地区实现绿色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组织实施既有建筑能效诊断,全面开展城镇既有建筑摸底调查,建立城市级建筑节能降碳改造数据库和项目储备库。(十)推广绿色建材工程应用。
(七)提升星级绿色建筑比例。贯彻落实新修订的《甘肃省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绿色建筑评价标准》,严格执行建筑节能强制性标准,全面执行绿色建筑标准。
因地制宜推进中深层地岩热、太阳能、地热能、空气热能等供暖技术建筑应用。鼓励和支持以合同能源管理等多元化模式,开展既有公共建筑节能和绿色化改造,结合省机关事务局、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联合印发的《关于鼓励和支持全省公共机构采用能源费用托管服务的实施意见》要求,选取一批节能潜力大的公共机构开展能源费用托管服务试点。
落实《关于推进绿色金融支持城乡建设绿色发展的通知》要求,做好申请绿色金融支持的星级绿色建筑、超低能耗建筑等项目筛选、推介,并按《甘肃省绿色建筑标识预评价工作指引》开展预评价,积极服务企业,对接金融机构促进项目落地。各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要高度重视科技创新和建筑节能降碳工作,聚焦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对标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目标和政府节能目标责任考核有关城乡建设领域目标任务,切实完善工作机制,细化工作举措,进一步明确推动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可再生能源供暖技术建筑应用、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超低能耗建筑试点、星级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发展等工作措施,切实推动各项工作,并将工作推进情况于每季度末报送省住建厅。同时对我厅近几年立项的科技项目,特别是已经开展的揭榜挂帅项目《铁尾矿基多源固废胶凝材料研发及其在黄土地基处理中的应用关键技术研究》持续做好指导服务,结合多方力量,助推项目形成实际生产力。(六)推动绿色金融支持绿色低碳项目发展。开展绿色建筑星级标识认定工作,引导申报绿色建筑星级标识,加强申报指导服务。推动绿色建材在政府投资项目、绿色建筑中应用,提高工程项目中高强钢筋、高性能混凝土、墙体材料、保温材料等绿色建材的应用比例。
认真做好住建部组织开展的年度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及绿色建材工作进展数据、民用建筑能源资源消耗统计调查和当地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装配式建筑等项目每月进展情况等数据收集、审核与系统报送,提高数据质量,为建筑领域节能降碳绿色转型做好数据支撑。组织编制公共建筑能耗限额标准,开展民用建筑能效综合测评、可再生能源系统能效测评试点。
(九)全面采用保温结构一体化技术。鼓励有条件的地区结合超低能耗建筑、低碳建筑等建筑类型开展绿色建材应用示范建设。
以科技活动周为载体,通过组织形式多样的科技活动,广泛宣传建设行业科技成果,强化建设科技领域创新意识,提升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整体科学素养,促进科普与科技创新协调发展,推进落实产学研相结合的行业需求,构建建筑协同、数字化传播、规范化建设的行业发展新格局,全面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以城市为单位制定既有建筑年度改造计划,结合城市更新、老旧小区改造、清洁取暖等工作,统筹实施既有建筑节能改造。
(三)用好用活我省建设行业现有奖项资源。开展建筑节能检查,严格落实工程建设各方责任,重点把好施工图审查关和工程项目验收关,确保建筑节能、绿色建筑标准执行到位。大力发展建筑光伏一体化建设,新建公共机构建筑、新建厂房屋顶宜装尽装光伏系统,鼓励建设光储直柔建筑。推广标准化、少规格、多组合设计方法,积极应用预制内外墙板、楼板、楼梯等部品部件,鼓励公共建筑优先采用钢结构建筑。
结合节能宣传周、全国低碳日等活动,开展《甘肃省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装配式建筑评价标准》等规章标准宣贯及相关政策宣传。(四)规范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工程管理。
外墙保温材料须符合防火性能要求。3月25日,甘肃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2024年全省建设科技与建筑节能工作要点的通知,通知指出,扩大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规模。
(十一)提高调查统计质效。一是充分发挥行业协学会的作用,结合企业创新成果及科研需求,定期组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交流座谈,取长补短、互通有无。
二是搭建甘肃省建设科技成果库,在住建厅网站设置宣传专栏,定期组织企业、高校、科研院所整理报送本单位在建设领域取得的科技成果和专利,及时进行宣传展示,供社会各方了解查询,充分调动各方主体的积极性,推动科技成果转化。二、持续推动建筑节能低碳发展(一)促进新建建筑能效提升。推动装配式装修,统筹考虑主体结构、围护墙、内隔墙和设备管线,推广管线分离、一体化装修技术,提高装修品质。深化公共建筑能效提升重点城市建设,完善公共建筑能耗监测平台。
通过修订奖项评选管理办法,在省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奖项下增设建设科技奖分项或将科技创新作为重要评奖内容;在省建设工程飞天奖中体现行业科技含量,将行业科技创新作为飞天奖评选的重要评价指标及飞天金奖的必备条件,全面调动行业从业人员科技创新的积极性,形成建设科技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按照《住房城乡建设部科技创新平台管理暂行办法》,推进科研院所、高校、企业等科研力量向住房城乡建设科技创新领域集聚,积极对接住建部,梳理我省技术力量较强且已取得国家级、省级创新平台的中央在甘企业、省属企业、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联合组建产业技术创新联盟等多种形式的创新联合体,共同申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科技创新平台,争取突破。
编制完成我省《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零碳建筑技术标准》,开展超低能耗建筑试点,推动超低能耗、低碳建筑发展,鼓励建设零碳建筑。督促指导兰州、金昌、武威、临夏等市州加快实施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项目。
开展新建建筑和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能效测评,确保建筑达到设计能效要求。执行《绿色建筑工程验收标准》,落实绿色建筑技术交底、施工方案等要求,规范绿色建筑工程验收,保障绿色建筑性能。